贫困户在香菇大棚基地采摘香菇。
秦楚网(十堰日报)文/记者 宋雅璐 图/记者 熊云霞 通讯员 张鑫
今年初,张湾区西沟乡过风村60多岁的刘方成利用房前空地又搭建了一亩猕猴桃林,望着屋后的两亩多猕猴桃地,他高兴地合不拢嘴: “去年的两亩多地产了4000多公斤猕猴桃,扶贫干部和驻村队员帮我解决了一大部分销量,今年我打算用家里的空地多种点,希望能有好收成。”
西沟乡过风村48户贫困户、167人是张湾区教育局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去年,张湾区教育局本着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对照年度脱贫工作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广泛筹措扶贫资金,目前过风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郭思虎(左一)向驻村干部介绍产业发展情况。
发展种植产业——
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刘方成家周围,一排排整齐的猕猴桃杆,饱含着收获的希望,一个个毛茸茸的果子,带给他的将是富足和丰收。
刘方成原来是过风村有名的贫困户,夫妻两人年龄已大,妻子有病无法干活,两人没有稳定收入,是村里的低保户。
2014年开始,驻村干部来了,因户施策,对全村贫困户种养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做好协调跟踪服务,落实产业扶持相关政策,刘方成开始专心致志种植猕猴桃。每年猕猴桃还没结果,驻村干部们就张罗起来帮忙销售,果子一成熟,刘方成房前来买猕猴桃的车子就络绎不绝,有驻村干部介绍的亲戚朋友、有驻村干部所在单位的同事、有村里联系的熟客。 “多亏了驻村干部们帮忙联系,我在家门口就把果子卖出去了,去年一年他们帮我销了好几千公斤猕猴桃,帮扶干部还在村委会旁边帮我做了两个大广告牌。”谈到现在的生活,刘方成表示很满足,猕猴桃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种植产业增加了农户收入,做到村有项目,户有产业,人有事干。通过产业到户,广大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自身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也更加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开展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小康社会,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张湾区教育局党组高度重视,不定期和市编办、东风教育分局有关领导一同入村调研,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分层分类开展 “摸底数、立项目、立规划”为主题的精准扶贫大走访活动。张湾区教育局局长李著书先后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工作,5次率有关机关干部到村研究扶贫工作,还利用双休日时间带上物品到帮扶户家中看望慰问。
发展生态农庄——
让贫困户就近务工
除了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外,张湾区教育局扶贫干部和驻村队员还积极出谋划策,让有实力、懂经营的种植大户发展生态园,带动部分贫困户就业,以达到贫困户就近务工、增收脱贫的目的。
今年初,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种植大户郭思虎带头计划投资40多万元新建草莓大棚。4月9日上午,记者看到郭思虎正在搭建草莓大棚。他说:“今年先试种两亩,后期经过整地修路、通水后将把40亩草莓大棚全部搭建到位。”
据郭思虎介绍,去年一年,在他那里帮忙干活的村民有近30人,每天人均支付100元工资,中午还管饭,光工人工资就达到了5万元。
“等这里发展好了,游客多了,还是应该建一个公厕,方便游客。”驻村干部对郭思虎建议说,要赶紧向村里报项目,这样不仅每个大棚能得到3000元补助,还能把草莓产业真正建成方便游客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张湾区教育局驻村工作队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村 “两委”见面会、走访座谈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区委、区政府的惠民政策,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切实了解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支持脱贫致富。
怎样把过风村打造成吃喝玩一站式旅游目的地,这是驻村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去年,通过多方考察,在帮扶工作队、村委会的帮助下,过风村村民陈兴顺牵头筹建、注册了“十堰市诚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里招商引资了一个五百万元的项目——月亮碥农庄。建成营业后,贫困户们将能拿到60%分红。
陈兴顺说: “成立合作社,有意愿的贫困户可以采用土地入股,年终有分红;就算没有入股,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销售农产品,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50岁的郭政是该村贫困户,他是在该农庄打零工的30多个贫困户之一。他说:“现在村里项目多了,我在家门口就能打临工,既赚钱又免去奔波的辛苦。”今年7月1日农庄将开业,农庄打算招聘本地服务员,又能带动一批村民再就业,郭政憧憬未来,露出笑容。
驻村干部与贫困户王秀华(中)在新房前谈心。
建扶贫搬迁安置房——
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住在新房里,刮风下雨都不怕,总算能睡上好觉了。”王秀华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之前在木建土墙、有裂缝的土危房里住了几十年,白蚁把房子腐蚀得摇摇欲坠,她从没想过能搬进新房。
驻村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给王秀华一家做扶贫政策宣讲,指导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房申请、申报等相关事宜。
如今,在张湾区教育局帮扶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王秀华还当上了护林员,每月有1200元收入。同时,她还种植了2亩猕猴桃,“如果收成好的话,今年卖个万把块钱不成问题。”王秀华说,猕猴桃苗子、网架都是村上出的钱,自己就负责除草、修枝。
如今,在过风村,像王秀华这样通过种植猕猴桃、冬菇等产业来致富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在香菇基地,大棚搭建了20个,未来还要搭40个,贫困户摘一公斤香菇能挣到一元钱,集中外销后村民还能拿到60%净分红。
为了加快过风村11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张湾区教育局等帮扶单位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建设进度。易地搬迁58户,分六个安置点,现也全部建设到位。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也在驻村干部的多方联系下盖了新楼。他们还积极向区农业局争取40万元,建香菇大棚基地,积极向区住建局争取太阳能路灯20盏。张湾区教育局还从办公经费中拿出5万元支持过风村发展。
2018年是过风村脱贫出列后的巩固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帮扶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户脱贫后有产业,保证贫困户收益稳定,同时,加大项目及资金的争取力度,让春风吹遍过风村每一个角落。”张湾区教育局局长李著书说。
湘潭市:加速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
共驻共建同携手 便利出行我服务
小车后窗挡风玻璃挂公仔被罚 交警:影响视线属违法
11月1日—11日 我市前往上海方向16趟列车全部实行“二次安检”
电动老年代步车装上汽油发动机 责令整改恢复原状并处罚金500元
春风吹进过风村
让山水“颜值”更高 今年重庆将在绿色发展上继续下功夫
市民建议旌湖边增加公厕 部门回应:将予以考虑
她皮肤黝黑,不施粉黛,却让小小的百香果年产值上千万!
“翰墨新韵”第四届常州市80后书坛精英展闭幕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毕业生租房这些事项要留心
“微笑迎宾,文明先行”市民文明行动倡议活动启动
平遥县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
“你选书 我买单”活动让市民不花钱看好书
我市“创森”在稳步推进中显露生态底色
开放教室播世界杯是应学生“刚需”
男子300元建黄网,半年注册会员两三百人,牟利9万元
中国象棋比赛落下帷幕
我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如何? “两个规划”达标率均超85%
乐平市百名志愿者对南内河沿线垃圾“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