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七
●核心提示●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务必在维护和谐安稳中作出示范。为此,我市将从凝聚民心民力、巩固执政根基的高度,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以民意为导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和谐稳定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基石。一直以来,我市始终把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民生底线”打好脱贫攻坚战
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和“夏季整改”行动,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帮扶政策,扎实推进“两业”扶贫,今年实现产业扶贫1198人、就业扶贫1530人;加强城镇贫困人口帮扶,改变多年来县里低保标准低于城区的状况,县区城市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610元;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其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范围……
一直以来,我市将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按照“覆盖到户、责任到人、多措并举、分类施策”的总体要求,根据“第一书记”、扶贫单位、领导干部三个不同层次,分别有所侧重地开展扶贫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有的放矢;重点聚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动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先覆盖,着力推进贫困村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综合产能提升。同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安排落实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村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贫困村组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对有条件、符合要求的贫困村全部纳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范围,并着力构建社会扶贫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在社会帮扶中的中坚力量,采取“领导干部2-3户、普通干部1-2户”的方式,全面开展“一对一、1+1”的结对帮扶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拿出更加精准、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举措,绣好脱贫攻坚的“一针一线”,在巩固“春季攻势”“夏季整改”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秋冬冲刺”行动,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提升产业扶贫覆盖水平,完善利益联接和带贫益贫机制,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如期完成6950名贫困人口和33个贫困村退出的年度目标任务;将持续强化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专项帮扶举措,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确保重点人群、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全兜底”。
聚焦“民生热点”提升城市“温度”
围绕群众关心和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上半年实施民生实事重大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283.95亿元,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2%,民生投入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的支出分别增长29.9%、105%和32.7%。
一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统筹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在湾里、青云谱两个区开展民生实事票决制试点工作,让民生实事“办什么”实现了从政府说了算到群众说了算的转变,极大点燃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热情,点燃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也点燃政府切实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工作干劲。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 决制,确保每分钱用在刀刃上,每件事办到心坎上。同时,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体育场所、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公共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整治。
我市还将持续加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做好旧改棚改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加大安置房项目建设力度 ,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强物业行业管理,保障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乐;持续推进社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亮化、公园小游园等民生工程,让群众生活更顺畅 、心情更舒畅,不断提升南昌城市“温度”。
构建“民生和谐”
持续深化平安建设
人心安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法治南昌、平安南昌、诚信南昌建设,积极弘扬“枫桥经验”,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持续深化“五区”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传销、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保持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立体化社会防控体系,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打“黑拐骗”“黄赌毒”“食药环”和传销、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击危害群众利益的“村霸”“乡霸”“行霸”等各类黑恶势力,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同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创 新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重点聚焦集资纠纷、业主维权、房屋征迁、企业改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妥善解决群众诉求,持续化解信访积案;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巡查、预警监测监管、安全隐患整改等方面建立常态、长效、严格的管控机制,深入推进交通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校园安全、学生暑期安全等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革地方金融监管机制,严厉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着力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短评:补齐民生短板 增进群众福祉
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是顺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是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市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尤其需要保持大局稳定、社会和谐。近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再一次表明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初心和决心,体现了党和政府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和为民情怀。
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核心就在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应紧密结合全市实际,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侯艺松南昌日报记者江辉)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彭三:以案促改 着力推动企业强“根”铸“魂”
油烟环保不达标,黄白路一餐饮店被查封!
为老年人免费理发 严家地社区举行重阳节爱心传递活动
前三季度 南溪豆腐干产业实现产值6亿元
瑞昌市夏畈镇积极开展2018年新农村建设选点工作
凝心聚力筑牢平安和谐稳定基石
王会勇主持召开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
厉害了 青岛人工智能与无人车领域再添大项目
湘潭市:加速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
共驻共建同携手 便利出行我服务
2018浙江·台湾合作周启幕 建两岸同胞共创共享海上花园
西郊原生态武迓鼓敲响古村希望
【规划局】学习贯彻中共长春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廉洁时评】巡察利剑助力脱贫攻坚
唐河县龙潭镇小井杨小学重阳节敬老活动
高温催热夏日经济,桂林人蛮舍得在这些方面花钱啵
红山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暖人心
担当担责 出智出力 为南充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毕业生租房这些事项要留心
“微笑迎宾,文明先行”市民文明行动倡议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