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古城内城墙东南角一座刚刚投入使用的公共空间——复古屋檐,红色廊柱,古色古香,与周围的景致浑然一体。里面干净整洁、设施齐全,从里到外都给人一种舒适感。如果不说这是厕所,很多人还以为是古城中的小景致。
截至目前,除了这一座公共空间外,古城内万贯庙街1号和2号公共空间也已投入使用。
据悉,古城内现有138座旱厕。近年来,城区环卫处不断加派人员及时对这些旱厕进行清掏、加强日常保洁,但居民仍面临冬天厕所四周呼呼漏风、夏天气味难闻、蚊蝇乱飞的窘境。2017年夏,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厕所革命”,破解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难题,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服务功能,从而形成完善的旅游公厕体系,更好地为市民和游客服务。城区区委、区政府克服人力、财力、物力不足等诸多困难,把这件关乎民生的事情承接了下来——在古城内建设35座公共空间。其中,西南隅10座,西北隅7座,东南隅11座,东北隅7座,工程总投资约2070万元。古城公共空间外形设计结合古城建筑风格,内部设置男女厕位、第三卫生间、管理间、环卫休息室等。此外,城区区委组织部以党建为引领,突出党在城市综合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准备在辖区和古城范围内的每个公共空间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形成相互衔接的总体布局。这些站点通过整合社区单位的各种资源,搭建起志愿者公益平台,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导览、打气筒、急救包、针线包等多种服务。
据介绍,从去年7月底陆续开工建设的古城公共空间,涉及规划、拆迁、管网等因素,建设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施工人员每天加班加点赶进度、抢工期。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在2018中国大同古都灯会开幕前,还将有10座投入使用。年内35座公共空间将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力争用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服务,为居民和游客如厕带来舒适体验,带来身边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居住在古城内万贯庙街61岁的马老先生,他对刚启用的公共空间感触颇深:“一夜间建起的这些公厕太好了,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
娄星区经普办开展单位清查普查小区划分与绘图培训工作
长泰县文化广电体育局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
服务民营医院 促进分级诊疗
东户学区『乡村儿童读书坊』启动
市发改委组织召开黄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文化馆、市科技馆)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评审会
公共空间:为古城百姓带来舒适体验
列车上突发疾病 大家动手齐救助
东莞连日暴雨 南城西平水库水位逼近警戒水位
警方查获假酒生产销售窝点 7名嫌疑人被刑拘
绍兴海关组织开展义务扫雪
利津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举行2018年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
湘潭产业集团多举措扶持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海口奏响最动听“志愿曲”
徐水区东釜山乡召开石板产业规范整治调度会
省质监局计量处王强处长来我市开展计量器具监督检查工作
普陀11个客运码头24条单向航线实现网上售票!
假日期间天气利于出行
夏季溺水事件频发 却仍有人不顾危险下河游泳
祁阳二中:“五老宣讲团”为学子注入“红色基因”
金珠社区德育讲堂活动侧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儿童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