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7月25日讯(高辉 包志强)风投、众筹……印象中,“创业”总要和这些“高大上”的词汇相联系,创业者总是在摩登写字楼里喝着咖啡、敲击电脑。但在克东县乾丰镇,生活着一对“另类”创客,80后的小夫妻董传宗和王艳秋。两人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城市里收入稳定、条件优越的生活,跑回村里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记者跟随董传宗夫妻俩来到他们的食用菌温室大棚内,董传宗随手拿起一袋滑子菇指给记者,再过十多天就能出菇了,64栋大棚里的滑子菇都已经签了订单,有多少客商要多少,每吨的价格能达到6400多元。合作社将采摘后的滑子菇经过盐水浸泡,每吨的价格又能增长1000多元。
2017年10月,董传宗夫妻二人创办了北辰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两人都不是学农出身,为了能够找到食用菌的养植方法和销路,两人先后跑到了伊春、牡丹江、海林等地,并专门从长春聘请了技术人员,全程为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两人的创业精神让人感动。来自内蒙古的博远菌业得知两人故事后,决定签下合作社的所有滑子菇。
这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夫妻,也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就业部门帮助他们办理小额贷款,县扶贫办帮助建成温室大棚12栋,开发办支持建设基础设施,镇政府多次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现在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35户。
“我不光是一名农民,更是一名农商,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农民。”董传宗自诩“农村创客”。在农村创业的5年时间里,董传宗认识到有文化、懂技术、学习快的农民将是农业变革的最强动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认同,更是一种职业认同,而这种认同汇集的力量,将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谈及当农民的这段经历,董传宗用“既艰苦又幸福”来总结。“我们没有周末,没有法定假日,只有下雨天才可以休息。不过,我们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在追逐自己的理想,这个过程是幸福的。”
“要想带领更多的百姓致富,只有扩大经营面积,加快对食用菌大棚进行改造,再引进食用菌深加工项目,但是这些都需要资金。”董传宗说,现在创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短缺,希望政府能够在农民创业上给予更多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作为大学生回到乡创业,小两口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也许未来,他们将成为农村新型致富的带头人,而他们的故事也会越来精彩。
编辑:刘光余
看着高大上“区块链”投资可能是诈骗
我市积极引导居民文明祭扫
宛城区:宛城区开展第十二个“世界狂犬病日”宣传活动
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经开区:坚持发展提质增速和防控风险并重
回村里开拓新天地“农村创客”的艰苦幸福创业路
访冯延军:丰富金融产品供给 解决企业融资难
我局组织召开全市扫黄打非、版权工作会议
栖霞创建国家级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让爱与分享涵养一座城
林州市探索孝心养老新模式走出扶贫新路子
深圳法院三大“平台”亮相全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展
宜春学院80后大学老师带学生拿百项创新奖
豫新街道:“四个突出”强化执纪监督
我市2017年用电量稳步增长
“挥手英雄”向锐当选省道德模范
医院不提供接种验证手续 广州家长担忧:会否影响孩子入学?
埇桥区加大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宣传
加强“五包”抓好“五拆”治理“五乱”实现“五规范” 邹瑾前往雨城区联系社区督导指导创建工作
大悟“一站式”服务让不动产交易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