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相伴相守 我们收获满满


十年来,是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使得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一年又一年延续下来,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一次比一次办得成功。回忆十年来,与独居老人相伴相守的一幕幕,本报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参与者虽然有付出有辛苦,但更多的是收获与感动……
花好月圆酒店 连续8年参与活动
董事长王月飞:关爱独居老人 我们义不容辞
对于汴梁晚报举办的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 花好月圆酒店及花好月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赛林德空分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市小吃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月飞有着很深的感情。
王月飞告诉记者,他是《汴梁晚报》的忠实读者,早在2007年汴梁晚报举办第一届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时,他就格外关注。2011年是花好月圆酒店开业的第二年,在确定酒店各项运转已步入正轨,具备了接待独居老人的能力后,王月飞便主动联系晚报,表示愿意承办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
“从那以后,每年除夕前后,我们酒店的员工都放弃休息,精心准备节目和适合老人享用的可口饭菜,陪老人一起过大年。我们每年还邀请我市知名书法家参与活动,为独居老人写春联,写福字,添喜气。”王月飞说,令他欣慰的是,近年来,参与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的爱心商家、文艺团体、青年志愿者越来越多。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使这项传递爱心、充满正能量的活动一年又一年延续下来,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
王月飞不仅常年支持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还经常参加各种扶贫活动,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资助和帮助。2015年,花好月圆酒店还为云南抗战老兵后裔回家乡开封“探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热衷公益之余,王月飞对传播开封悠久的宋文化也有着自己的执着。他曾主持编写了《豫菜史话》《开封小吃宴》《王员外家宴》饮食文化专著三部,赞助出版了中国首部城市抒情史诗《开封颂》并捐助支持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诗歌春晚开封会场的演出。据粗略计算,近年来,王月飞已累计花费了近70万元致力于公益事业以及开封文化的宣传、推广。
在采访结束时,王月飞深情地表示:“关爱独居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是花好月圆酒店与晚报合作举办这项活动第8年。通过一年又一年的相处,在我们心里,这些老人就像我们自己的老爸、老妈一样亲,每年春节,我们都盼着他们回花好月圆团圆团圆。”
往日精彩一幕幕
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回忆
谁不喜欢家里其乐融融?谁不渴望儿孙绕膝?然而每年春节,许多独居老人却孤独得掉着眼泪吃饺子。2007年1月30日,独居老人李玉萍打来电话求助汴梁晚报,希望晚报热线部组织我市独居老人搭伙集体过大年的消息见报后,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不仅众多独居老人争相报名参与,更有饭店、爱心商家、青年志愿者踊跃献爱心,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
2007年2月17日(除夕)下午4时,第一届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正式举行。在本报的组织下,免费专车将60余位来自我市的独居老人分别接到了黄合楼饭店、百年老妈饭店同吃年夜饭。席间,数十位志愿者为老人献上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多家企业为老人送上礼品。活动现场,不少老人通过开封网视频向远在外地的儿女送上祝福。老人们纷纷表示:“曾经我们哭过、痛过、孤独过,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彼此作伴,乐乐呵呵把年过!”
我们也忘不了2008年举办的第二届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那一年,为了让老人们感受郑汴一体化带给开封的可喜变化,享受家乡的发展成果,本报与开封中州国际饭店邀请50位独居老人到五星级饭店过除夕。2008年2月6日10时许,满载独居老人的大巴车刚刚驶进中州国际饭店,鞭炮声随即在空中炸响,“接老爸老妈到五星级饭店过大年”的标语流淌着温馨,独居老人在祝福声中被搀扶下车,跟随工作人员参观,他们想看一看咱开封的五星级饭店到底是什么样子。当天中午,老人们吃着可口的饭菜、欣赏着精彩的节目。歌声、笑声、祝福声,陶醉了每一个人。为了表示感谢,独居老人代表抬着两米长的富贵牡丹图匾赠给中州国际饭店,李宝茹老人则把一面题有“尊老的典范 温暖的家庭”的锦旗赠给时任开封日报社副总编辑陈剑平。
我们更忘不了此后在花好月圆酒店举办的每一届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有众多爱心团体为老人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有我市医护人员为老人保驾护航,有我市的书法家为老人题写春联和福字,更有爱心商家为老人送上精美的礼品。穿戴一新的独居老人坐在温暖舒适、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看着精彩的演出,品着可口的饭菜……老人们时而相顾欢笑,时而忘情鼓掌,脸上写满幸福和满足。
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开展十年来,留下了一串串难忘的回忆。在本报记者回访时,不少曾参与活动的独居老人都不约而同地说:“我们没有生到好时候,但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我们一个人独自生活,但是通过汴梁晚报举办的这项活动,我们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不孤独。”
本报精心策划 我们累并快乐着
只为那一张张如菊花般绽放的笑脸
自2007年以来,每年春节,本报参与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的每一位编辑记者一定是开封日报报业集团里最晚回家过年的一群人。但是,看着这个活动越做越大成为品牌,看到独居老人们那一张张如菊花般绽放的笑脸,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办好每一届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汴梁晚报民生热线部的记者们需要走访每一位报名参加活动的独居老人,核实他们的住址和信息,联系众多爱心商家为活动提供支持,通知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人举办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协调活动的各个流程,做到万无一失……在每年春节前的日子,他们加班加点,跑前跑后。自2007年以来的很多个除夕,为了陪伴独居老人过大年,他们都不能陪伴自己的一家老小。
从2013年至2017年,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时任汴梁晚报执行总编辑、现任开封日报执行总编辑的蔡小俊曾连续5年策划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她向记者表示:“多年来,汴梁晚报举起慈善、公益的大旗,用爱心公益的力量,温暖人心,凝聚你我。晚报推出了一系列唤起大爱、鼓舞人心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更是晚报的品牌公益活动。2016年,汴梁晚报‘大爱开封系列活动’还荣获了第二届中国报业新闻社会活动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本报参与者的辛苦付出,更凸显了《汴梁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曾任汴梁晚报热线民生部主任、组织策划前四届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现任汴梁晚报执行总编辑的赵杰也深情地表示:“我们累并快乐着,付出着也感动着。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我们和广大独居老人互相感动相互温暖,这一切很值得。这是参与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活动的每一位晚报人共同的心声。”

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期间在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山海天争先进位打好三场攻坚战
湘潭市公积金中心数据共享系统升级 两项服务更便民
花灯、糖水,滁州儿时的元宵节最有“味”
突发!佛冈一厂房发生火灾,浓烟滚滚……
独居老人集体过大年:相伴相守 我们收获满满
湘潭高新区召开2017年度“精美湘潭”项目建设调度会
栏目未更新(2018-01-12)
鸡苗送上门 激发内动力——安乡县职业中专下乡开展扶贫工作
茂名房协发布《购房须知》
重视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常德市第十四中学举行七年级学生英语单词竞赛
市人大调研全市食品安全及药品监管情况
寒假前“最后一课”
我省入选“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数量居西部第一
大学生创业者韩秋阳:梦想靠才艺起飞
狗的问题实质是人的问题
关于同意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等3个项目的排水许可的公告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建设项目设计招标评标结果公示
张君毅就环保督察等工作强调 压实整改责任 加大防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