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宜丰县知名作家刘建华女士的自媒体上看到一篇“寻根”文章。文章的作者叫刘晓燕,祖籍宜丰县天宝乡,出生于青岛的她如今远居澳大利亚。随着年纪的增长,她萌生了强烈的寻根欲望。在寻根过程中,她偶然结识了该县知名作家、《天宝往事》的作者刘建华,两人建立了亲密关系。近日,记者通过刘建华的牵线,书面采访了远在澳大利亚的刘晓燕女士。
一路深造 成为建筑工程领域高端人才
刘晓燕,1988年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后,就职于青岛市北区城市建设管理局。1990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分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199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此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96年底,她移居新西兰,后进入奥克兰大学土木和环境资源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并从事教学工作,研究领域为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2000年,刘晓燕进入国际工程咨询和设计公司从事工程实践,先后在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咨询、可行性研究、工程投标设计与管理、施工审核、项目交付和运营等。
2004年,刘晓燕成为英国工程委员会注册工程师和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会员,2005年成为英国科学理事会特许科学家和英国环境协会特许环境学家。之后,刘晓燕从英国移居澳大利亚并成为澳大利亚化学工程师学会会员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注册专业工程师。
自2000年以来,她先后担任美国美华集团工程师、澳大利亚沃利帕森斯集团高级工程师、美国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总工程师和投标经理、英国安诚工程顾问公司技术总监和项目管理验证总负责人。目前刘晓燕一边担任高级咨询顾问,一边在悉尼大学工程学院和商学院从事ppp、项目管理、建筑技术革新和中国建筑行业国际化的研究。
走得越远 寻根的欲望越强烈
刘晓燕告诉记者,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她练写毛笔字,背诵唐诗宋词,从而使她对人文科学很感兴趣。就读理工类大学之后,尤其是后来移居海外,她忙于工程方面的工作,与祖国民族文化渐行渐远。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图书馆看到介绍中国儒家和道家学说的英文版书籍,阅读后深感中国文化、哲学的博大精深,又激起她对人文科学的兴趣,也萌生探究家族文化的念头。2015年春节期间,她给侨居美国加州的表姐打电话道贺新年,再次聊起回乡寻根的想法。表姐告诉她,有一本名叫《天宝往事》的小说,或许会对她有所帮助。于是,刘晓燕千方百计找到了《天宝往事》这本小说,并和小说的作者刘建华女士取得了联系,由此开始了她的寻根历程。
刘晓燕说:我祖籍宜丰县上天宝庙下村落(今属潭山集镇,祖屋“勉公”),正是小说《天宝往事》故事的原发地。非常凑巧,建华不仅和我同宗,还是我十八世先祖炼世公的后裔,与我同属一个宗支。通过与建华的交往,我对家族往事有了一些了解:一个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家族,历经兴衰,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物质遗产——天宝古村,同时还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作为天宝墨庄刘氏始祖椿四公第二十六世孙女,我的生命里流淌着“江西完人”炼世公、孝子义士应嘉公、无私乡贤芷汀公(曾祖父)的血脉,我为此深感骄傲和自豪。我曾回过家乡两次,1976年跟随父亲第一次回家乡,1988年8月参加工作之前,我利用一个多月间隙独自周游祖国各地,再次回到家乡天宝。不过那时回去只是见了家里的一些宗亲,并没有对祖先遗留下的文化遗产有所了解。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慢慢地体会了海外炎黄子孙内心强烈的寻根欲望。身在异国二十多年,我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生活工作的同时,走过了世界上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领略了西方的文明和不同社会的文化风情,同时更加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悠久和博大精深。以后有机会,我定会再次前往家乡天宝,真正领会了解祖先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和物质财富,满足我多年的寻根心愿。 (记者徐宝金)
新建区庆七一读书会朗诵比赛决赛举行
平湖市围绕“四美”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查找薄弱环节 深入实施整改 全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芜合高速南段即将改扩建
拆除最后一片“围网”洪湖再现“浪打浪”
情牵家乡欲寻根
北京市将补录一批公务员 11日至12日网上报名
盂县宋家庄百姓收到扶贫套餐
连云港市举行西游记藏品及西游文创作品展
原山成为市级职工 (劳模)疗休养基地
杭黄铁路开始联调联试
阆中市人大政协对住建局议案提案办理情况进督查
雨山区金雪驰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获评马鞍山市2017年(第六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
航线网络四通八达 陕西融入全球24小时经济圈
95后女兵荣获中国好人称号 成为长安第七位中国好人
我市安排部署2018年度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计算机考试工作
春节出境游 最该重视的是安全
浔阳小学语文组举行外出学习老师汇报交流活动
6岁男童偷溜出门跟丢妈妈 公交人员及时发现助其回家
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中外嘉宾论道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