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安全事故时常发生,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使用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事故。如何对气瓶实行有效监管?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我市对滁城范围内加油站、液化气站、工业加气站的8万只气瓶,通过安装数码标签,实现了对气瓶生产制造、充装、检验等信息的追溯管理,居民微信扫码即可获悉上述信息。
微信扫码 市民可获取气瓶充装信息
气瓶是盛装各种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包装容器,需要回收重复使用,具有数量大、分布广、涉及环节多、流动性大等特点,监管难度大。近年来全国各地气瓶安全事故频发,过期瓶、报废瓶、翻新瓶成了城市中的“定时炸弹”。
2017年6月份,我市启动了气瓶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成效不错。
气瓶信息化建设,首先就需要给气瓶装上“二维码”标签。数码标签是我市气瓶信息化监管追溯体系建设的关键核心步骤,为实现气瓶全寿命追溯管理,在每个气瓶上安装唯一“数字身份证”的数码标签,该标签既有一维条码的优势扫描快捷方便,又有二维码的优势信息量大,永久性粘贴在气瓶上,实现对气瓶“一瓶一档”管理。
数码标签面向全社会开放,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扫描读取气瓶从生产制造、充装、检验到报废等数据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气瓶安全监管的参与度。
逐步推广 60万气瓶都将有“身份证”
“我们目前是在城区范围内试点安装,下一步将拓展到给全市气瓶安装上数码标签。”市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共有气瓶充装单位六七十家,在用各类气瓶68万只,其中液化气钢瓶63万只、车用气瓶1.2万只、工业气瓶3万只。气瓶装上数码标签后,能对气瓶进行有效监管,就能降低安全隐患,减少事故悲剧的发生。
“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滁州市气瓶全寿命追溯体系将气瓶“一瓶一码、一瓶一档、扫描识别、自动记录”等各项业务实现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最大化优化企业作业时间和操作流程,减少企业办理业务时间,实现“不见面审批”。
我市1155名无偿献血者受到表彰
市政府法制办“提质增效、争创一流”活动取得圆满成效
慈利县城管大队:规范烧烤夜市摊点30余家
温州鞋革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1300亿元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实物展征集花絮
滁城8万只气瓶有了“身份证”
暑假到 日照市海滨旅游景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毛宏芳代市长到市防指指导防御第10号台风(安比)工作
平湖·青田山海协作“飞地”项目开工奠基
[环保局]省环保厅对长春市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专项检查
普宁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会议室信息化建设项目询价公告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济南分行纳入我市多层次住房政策体系
向漏水土房说再见 龙泉驿区旧村改造见成效
内江市启动“品质消费振兴乡村”活动
丁晓胜出席“唱响上饶”大美上饶好歌曲走进北京大型巡演活动并讲话
构筑放心消费网!嘉兴放心消费指数全省第一引浙报关注
韶关“万人”半马开始报名 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节日·中秋】中秋吃石榴寓意团圆美好
首届进口博览会期间成都将举办专场活动
袁毅到建阳区调研村级组织换届工作